
嘉庆十一年八月,阿克当阿,时任两淮盐政,奉命前往北京朝见皇帝。嘉庆帝第一次见到这位盐政官员时,对他印象非常好,于是特意单独召见了他。在随后的谈话中,阿克当阿言辞恳切,举止得体,给嘉庆帝留下了深刻的好感。谈到公务时,气氛还算正式,但不久后,嘉庆帝开始放松下来,开始询问一些关于阿克当阿的个人情况。阿克当阿性格诚实,心地坦荡山西配资公司,对嘉庆帝的提问毫不回避,坦诚作答。
在这个过程中,嘉庆帝突然问了一个相当敏感的问题——你家里有多少财富。对官员来说,这个问题非常棘手,尤其是对于拥有大量财富的官员来说,很容易引发怀疑和非议。为了避免麻烦,许多大臣通常会在这类问题上含糊其辞,甚至试图表现出自己过得清贫。然而,嘉庆帝只是随口一问,根本没想过阿克当阿会如实回答。但出乎嘉庆帝的意料,阿克当阿毫不犹豫地如实回应了自己的财富状况。
那么,阿克当阿为什么会积累如此巨大的财富呢?他又是如何得以积累这些财富的?
阿克当阿生于乾隆二十年,属于满洲正白旗,家族并不显赫,没有军功,因此他并没有继承任何爵位或世职。乾隆四十一年,阿克当阿以笔帖式身份开始步入仕途,经过几番波折,最终进入了内务府工作。虽然家世平凡,阿克当阿自幼勤奋好学,骑射、诗书都没有放松。他尽力修身养性,身上少了许多旗人子弟的纨绔习气,多了一些文人的气质。
展开剩余74%乾隆五十年,阿克当阿升任内务府郎中,负责掌管广储司。广储司相当于皇帝的私人金库,负责管理庞大的皇家财富,因此其职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显然,乾隆帝对阿克当阿充满信任,否则也不会让他管理如此重要的职务。
然而,内务府中奢靡之风盛行,官场的腐化现象愈演愈烈。官员们的奢华生活和贪腐行为日益猖獗。尽管阿克当阿心中有节,但在这种环境中,他也很难做到完全的清廉。乾隆帝也希望通过将他调到地方政府工作,让他积累更多的官场经验。
乾隆五十六年,阿克当阿被任命为两淮盐运使,这个职位在清朝官场中被认为是“肥缺”之一。尽管盐政收入丰厚,但两淮盐运使并非一个完全的“幸运职位”。税关监督和两淮盐运使这两个岗位被认为是最为肥厚的,但税关监督的任期通常较短,每年换一次,职位不稳定。而两淮盐运使的任期较长,阿克当阿在这一职位上工作了长达二十年,堪称特例。
两淮地区的财富主要聚集在盐商手中,盐商的金钱对地方官员产生了巨大的诱惑。尽管阿克当阿要求自己严格,但长期身处腐化的官场,他也未能完全抵抗住这些诱惑。历史记载称,在两淮盐政任职期间,阿克当阿的生活十分奢华,财富也迅速积累。《清碑类钞》上提到,阿克当阿的奢华生活被后人津津乐道,人们称他为“阿财神”。他每年的应酬花费极为庞大,交游遍及全国。
两淮盐政的主要收入来自盐商的“孝敬”,这在当时的官场上属于灰色收入,是朝廷默许的。考虑到阿克当阿在两淮盐政工作了近二十年,拥有三百多万两的家产,也算合情合理,甚至在当时的官场中,这种财富并不会让人觉得太过惊讶。
然而,当嘉庆帝得知这个数字时,依然感到震惊。于是,他向阿克当阿详细询问了家产的具体情况。阿克当阿毫不隐瞒,将自己所有的家产列成清单,向嘉庆帝汇报。他的家产包括:书画字帖值三十万,两金玉珠玩价值二十五万,花卉、食器、几案值十万,衣裘、车马值三十万,房产和田产六十万,现银一百七十万,总计达三百二十五万两。
嘉庆帝听后好奇地问他,这些钱到底是怎么花掉的?阿克当阿如实回答,讲述了自己的奢华生活。他提到,作为两淮最富庶的地区之一,日常开销并不成问题。比如每年鲥鱼的出产季节,他会专门安排五艘小船,船上配备炉灶,新鲜的鲥鱼一上船就立刻开始烹饪,几乎不浪费一分一秒,直接端上桌。除此之外,阿克当阿的日常开销更加奢华,除了国家的忌日,他几乎每天都会安排一场戏剧演出,光是雇佣戏班的费用就非常昂贵。
此外,阿克当阿还喜欢交际,频繁应酬。每次应酬的开销动辄数百两银子,一年下来,单是应酬花费就达数万两银子。总体来看,阿克当阿的生活几乎没有人能与之比拟,除非是皇室成员。
尽管阿克当阿的生活极尽奢华,嘉庆帝并未因此惩罚他,反而更欣赏他的诚实和直率。嘉庆帝认为,阿克当阿坦诚面对自己的财富,对皇上毫无隐瞒,反而是个值得信任的人。因此,他不仅没有追究阿克当阿的行为,还决定继续让他担任两淮盐运使。这一举措让许多历史学者感叹,嘉庆帝在某些方面过于宽容和懒政山西配资公司,最终导致他成为一位被后人评价为平庸的皇帝。
发布于:天津市出彩速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